在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、局势吃紧的状况下,泽连斯基突然宣布对中国企业和个人实施制裁。
中国正式回应此事,明确警告乌方“立即纠正错误”。
乌克兰试图通过“表忠”美国来换取更大支持,借“制裁中国”来刷美国的好感,却忽视了这种操作,最终可能既得罪了中国,又换不来美国的更多援助,反倒让乌克兰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动。
乌方单方面制裁,究竟意欲何为
环球网援引中国外交部7月29日例行记者会报道称,乌克兰近期将多家中国企业和个人纳入其制裁名单,此举引发中方强烈不满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指出,乌克兰的行动既无国际法依据,也未获联合国安理会授权,实属单方面、非法之举。
乌克兰官方辩称,此次制裁目标是“为俄罗斯军工体系提供服务”的实体与个人,总数达95个,其中被制裁的中国实体占比过半(53个),另有5家在华注册企业被单独追加制裁。乌克兰官员在采访时更断言,俄方武器中约六成零部件“可追溯至中国”。
表面观之,乌克兰此举似乎是对中方支持俄罗斯的间接报复。然而,其根本动机在于,乌方期望在对美关系中争取更多政治与军事支持。尤其是在近期北约峰会未能就乌克兰“入约”作出承诺、且美国新一轮军事援助尚未明确时间表的情势下,泽连斯基政府显然急于寻求一种新的证明,以期巩固西方盟友的援助决心。
问题核心在于,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。相反,中方在多个国际场合公开倡导和平谈判,持续推动通过外交途径化解冲突。
实际上,进入2025年以来,乌克兰已多次通过官方声明及媒体渠道散布所谓中国“支持俄罗斯”的言论,却始终未能提供站得住脚的可靠证据。
就在本月初,乌克兰安全部门声称逮捕了两名涉嫌“为中国情报机构服务”的间谍,指控其企图窃取乌导弹系统的机密信息。然而,乌方既未对外披露嫌疑人的身份,也未说明证据链构成及后续司法程序,处理过程缺乏透明度。这种“秘而不宣”的做法,使得事件本身的可信度在国际观察家与舆论中受到广泛质疑。
更早之前,乌克兰还宣称在前线抓获了“为俄罗斯作战的中国雇佣兵”,并借此大肆渲染“中国军人支援俄罗斯”的论调。同样地,这一说法没有任何国际媒体或第三方机构证实,也没有发布所谓雇佣兵的具体身份信息。
这些指控看似多样,实则套路一致,没有证据、没有透明度,但有明显的政治意图。这种操作的目的,是将中国妖魔化,以此向欧美盟友示好,特别是向美国示意,在对抗俄罗斯的同时,也不忘抵制中国。
如此种种,不仅破坏了乌克兰与中国之间原本正常的经贸关系,而且这种行为会加剧中国对乌克兰的不信任情绪,削弱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可能发挥的调解作用。
这种“无底线讨好美国”的行为,在美国内部也未必真的能赢得更多支持。
经济上离不开中国,这是搬石头砸自己脚?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乌克兰在政治上不断挑衅中国,但从经济数据来看,中国仍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。根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1年中国是乌克兰第一大贸易国,即便在战争爆发后,中乌双边贸易仍维持在较高水平。
去年,泽连斯基在接见新任中国驻乌克兰大使时,他当时承认,中国企业在战后重建中将发挥重要作用。
乌方不少人都对此感到担忧,因为如果乌方单方面破坏与中国的关系,将不可避免地加剧乌克兰当前经济困境。战争导致乌克兰大量基础设施被毁、工业体系瘫痪、财政赤字扩大,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企业的投资和供应链合作原本可以成为缓解压力的关键支撑。
中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、能源合作、机械设备出口等领域拥有成熟经验和巨大优势,正是乌克兰恢复经济、重建国家所需的合作对象。而乌克兰此时选择“推开中国的大门”,不仅失去一个潜在的经济合作伙伴,也会在国际上传递出一种“破坏合作环境”的负面信号,使其他国家对其投资环境产生疑虑。
更何况,中国并非像西方国家那样动辄附加政治前提条件,而是重实际、讲效率。乌克兰无视这一点,反而选择在没有事实依据下对中国实施政治打压,无疑是严重损害自身长远利益。
面对乌克兰的挑衅,中国反应迅速且明确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7月29日的记者会上表示,中方将“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”。
中方的立场很清楚,如果乌克兰继续单方面采取敌对立场,中国将保留进一步反制的权利。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拥有强大的反制能力,尤其是在供应链、出口管制、金融合作等层面,一旦中方采取行动,乌克兰必定承受更大压力。
正如外交部此前所说:“如果中国真提供武器援助,战局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。”
在当前国际局势下,乌克兰最需要的是稳定的国际关系和可预期的经济环境,而不是到处树敌。美国或许是乌克兰最直接的支持者,但并不等于乌克兰可以无视其他国家的利益,更不能无底线地充当“反华工具人”。
如果泽连斯基政府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意孤行,最终不仅无法改善前线局势,也无法赢得真正的国际支持。反而会因失去中国这一重要合作伙伴,在战后重建、经济恢复、地区外交等领域陷入更深困境。
中乌关系曾有合作基础,也有共同利益,但现在乌克兰却走上了一条“破坏性路线”。如果继续误判形势、执意对抗,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“两头空”,既得罪中国,又换不来美国的额外援助。
回归现实,重视与中国的理性关系。否则,吃亏的只能是乌克兰自己。
参考资料:
乌克兰制裁中国个人实体?外交部回应!
2025-07-28 16:22·环球时报
千层金配资-千层金配资官网-炒股实盘配资-股票配资世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